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发挥传统节日思想熏陶和文化教育功能,学校联合长汀县妇联开展“我们的节日·中秋”——“‘非遗’传家风·文化润心田”刻纸龙灯文化体验活动,100余名学生参加活动。
长汀县三八红旗手、童坊镇彭坊村妇联主席、彭坊客家刻(凿)纸龙灯传承人之一曾素英向同学们介绍刻纸龙灯的历史、文化内涵、风俗等等,并带来许多自己的作品在现场展示。
长汀县童坊镇彭坊客家刻(凿)纸龙灯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据传,清代康熙年间,彭氏第十五代祖先彭景周将福建泉州的刻剪纸艺术与中原的元宵花灯艺术相融合,并加以创新组合,从而形成了闽西民间独具特色的、融合龙图腾文化、刻剪纸文化、花灯文化、客家文化等多种文化于一身的“刻纸龙灯”。彭坊客家刻(凿)纸龙灯展示了客家人竹篾制作工艺和民间扎刻、凿、剪、贴、裱工艺的智慧,现已列入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正在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听完老师的讲解后,同学们迫不及待地拿起工具按照老师教给的步骤、方法和技巧开始刻纸。
“这里需要用点力气”“刻刀要注意角度”……同学们在老师的认真辅导下围绕“中秋节”认真刻出月亮、嫦娥、玉兔、月饼等栩栩如生的图案。同学们的作品,表达了对团圆、和谐、平安的美好生活的向往。
活动现场,还精心准备了猜灯谜活动,灯谜内容涵盖天文地理、诗词歌赋,既充满趣味性,也饱含知识性。同学们踊跃参与,一片欢声笑语。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同学们现场合唱《我和我的祖国》,抒发心中的爱国情怀。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不论我走到哪里,都留下一首赞歌…………”
此次活动,让学生们在实践中学习、感知和领悟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和传承者。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