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天气转暖,各地陆续进入汛期,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多发,溺水事件与洪涝、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进入高发期,因此,提醒学校、家长和学生要切实提高汛期风险防范意识,确保人身安全。
一、学校
1.
开展防灾避险教育
提醒学生遇有极端天气,不要去山区、河谷等危险区域游玩,不要贸然涉水出行,不在危险区域逗留;要远离树木、广告牌、变压器、配电箱、高压电线等危险物。
2.
加强安全风险防控
(1)加强校园及周边隐患排查
汛期临近,加强对学校内围墙、车棚、厕所、教学楼、宿舍楼等建筑物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彻底排查。学校排水沟要及时检查清理,确保排水通畅。规范校园内用电线路的设置,当积水较深影响用电安全时要进行局部停电处理。
(2)加强学校及周边的地质状况检查
如果学校地处低洼,或临近山坡、河道。在汛期涨水时,一是要及时收听上级有关部门的安全提示;二是要派专人监测,发现险情,及时疏散、抢险。一旦暴雨到来,学校视具体情况组织学生向安全地带转移。
3.
加强家校协同配合,关注天气预报,及时调整上放学时间
遇有极端天气,学校要适当调整上下学时间或采取停课等措施,及时将学校调整计划告知学生家长。如学生在校期间突降暴雨,不要放任学生自行回家,要待雨停或减弱后,由家长或学校组织护送回家。
4.
加强在汛期涨水时学校食品安全、饮水安全工作
加强校园卫生工作;加强食堂卫生监管;加强供水设施的安全排查;做好卫生消杀工作,确保汛期无疫情,无流行病发生。
二、家长
1.
了解险情,配合学校,保护孩子
随时关注天气预报和学校通知,了解孩子上下学所路过的河流、桥梁、水库、山坡及乘车学生所经过的路线情况,一旦暴雨到来,告知孩子不要从危险路段经过;遇到水位上涨或山洪暴发等险情时,及时护送孩子上放学,保证孩子平安。
2.
加强对孩子汛期安全教育
让孩子了解汛期来临,有可能发生的泥石流、滑坡、山洪等灾害,提高警惕,并就有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做好应对预案,保护自己的生命免受伤害。
三、学生
1.
增强汛期预防伤害安全意识
学生要充分认识到暴雨等恶劣天气有可能带来的洪涝、泥石流、山体滑坡等灾害的影响,一旦遇险,有可能伤及生命。
在夏季汛期来临时,要学习相关知识,做好预防,不要因自己的无知、好奇或者争强好胜而去贸然涉险。
2.
掌握防险自救技能
(1)遭遇闪电雷雨时,应尽快躲避到安全地方,不要在大树下、高塔、广告牌下避雨,不要在旷野中打雨伞或高举手中拿着的金属物。不要拨打、接听电话,要与高层建筑保持一定距离。
(2)不要在低洼的谷底或陡峻的山坡下躲避、停留,如果暴雨持续,应向山坡两侧转移。特别警惕远处传来的土石崩落、洪水咆哮等异常声响,这很可能是即将发生泥石流的征兆。发现泥石流袭来时,要马上向沟岸两侧高处跑。
(3)听从安排,做好防护,遭遇恶劣天气或突发事故,学生一定要按照学校或家长的要求去做,及时调整外出时间和线路,做好自我保护。
来源:安全工作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