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为帮助青年教师迅速、稳定地发展,缩短新教师的探索周期,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促进新老教师之间相互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业务素质。为使师徒双方进一步明确自己的职责,增强责任感,特制定学校师徒结对方案。

二、活动目标

(一)师傅

规划好培训计划,把经验传授给徒弟,让徒弟从中汲取对教学有用的知识,丰富教学经验和阅历,增强师德修养、理论修养、教学和基本素养。

1.在师德、教风、业务水平和学科素养方面以身作则,起模范作用。

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树立高尚的师德形象。在师德、工作态度、教学业务等方面为徒弟做出榜样。要切实担负起辅导工作。

2.指导徒弟熟练掌握教学常规;熟悉教学研究方法。

3.师徒每学期要有至少四次的同备课记录,在备课、上课、组织考试各环节以及教学研究方面予悉心指导;平时经常互相听课(每学期不少于12节),并遵循发展性评价的原则,客观评价徒弟的教学行为,提出改进建议。

4.努力帮助徒弟提高教学技能和教育综合能力。

5.本着教学相长、互动共进的原则,师徒分别学习一些与教育有关的书籍相互交流。师徒两人要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写好学习笔记,努力提高理论水平。

6.认真抓好教学过程中的基本环节,每学期至少指导徒弟开设一节汇报课。通过课题研究、案例分析、公开课教学研究等活动,使师徒双方都有新的提高。

(二)徒弟

通过师徒结对,拜师学艺,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不断增强教书育人的能力,切实提高职业道德修养、教育教学理论素质,教育教学组织能力和教学研究水平,积极参与教育教学实践研究,力争获得奖项。

1.带着教学实际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或根据自己专业发展的需要或就自己面临的业务问题,有选择地与师傅进行交流;

2.完成师徒协议中规定的任务,解决问题。

3.努力提高教学技能和教育综合能力。

4.克服教育教学中的低效行为或高原现象。

5.积极探寻专业发展的新途径,采取新对策,在自我反思与行动研究中不断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在积累教学案例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6.通过各种杂志、书籍、网络等现代工具提升自己的理论知识,向师傅请教如何将理论恰当的运用到平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去。

7.请师傅进堂听课,多提宝贵意见,取长补短。

8.多请教师傅,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要虚心向优秀的老教师学习,吸取精华。

三、活动计划

1.认真研读教学大纲、潜心钻研教学,将新理论落实到课堂中。

2.每月和师傅进行一次体会交流,主动与师傅探讨课堂教学,有疑惑的及时请教师傅。

3.多学习教学方面的教育理论、教育信息,以先进的理论武装自己。

4.每月邀请师傅来听自己一节课,每周至少去听师傅的一节示范课,在交流中升华理念。课后主动找师傅交流,请师傅指出课堂中的不足,写下反思,梳理以完成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技巧,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改善。

5.在撰写案例和论文方面,也应该经常向师傅请教,请师傅指点,平时遇到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无法解决,主动和师傅交流。

月工作安排:

二月、九月    制定师徒计划

三月、十月    共同备课、听课,研写教学反思

四月、十一月  参加教研,同备课、听课

五月、十二月  师傅展示课,徒弟汇报课

六月、一月    做好总结,做好复习

四、考核指标

1.师徒计划10分。

2.同备课记录20分。

3.听课记录20分。

4.读书心得20分。

5.汇报课、展示课教案和课件20分。

6.师徒获得的奖励10分。

每学期期末上交以上相关考核材料。

五、激励措施

学校于每学年的第二学期6月份组织评选,30%评为优秀,40%评为良好,被评为优秀结对帮扶的给予师徒每人200元的奖励,良好的师徒每人100元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