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综合管理类课题(6项)
1、职业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监测研究;
2、教研组、备课组创新活动的实践与研究;
3、实施校本研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研究;
4、职业学校特色课程资源开发、实施与管理研究;
5、职业学校教师评价问题研究;
6、职业学校招生难的原因与对策研究。
第二部分:德育和教育心理类课题(7项)
1、学生如何戒除网瘾教育实践研究;
2、职业学校学生厌学问题研究;
3、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策略研究;
4、特殊家庭学生教育的研究;
5、班级主题活动形式和内容实效性研究;
6、有效教学的心理支持研究;
7、教学中渗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第三部分: 教学类课题(15项)
1、问题式教学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
2、职业学校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3、有效课堂教学的组织和实施研究;
4、职业学校学分制实施办法研究;
5、职业学校项目教学法、一体化教学法实践研究;
6、实训教学有效性研究;
7、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方法和途径研究;
8、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方法与策略研究;
9、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途径和方式研究。
10、学习困难生学习障碍排解研究;
11、职业学校课程资源的开发研究;
12、教材内容“增、删、改”的实践研究;
13、合作学习模式的实践研究;
14、不同专业考试方式改革研究。
15、当代职业学校学生学习特点研究。
第四部分:示范校建设课题(13项)
1、专业课程模块化研究;
2、建立电子产品制作项目训练库研究;
3、建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研究;
4、“综合素质+技能特长”型高技能数控技术应用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5、课堂教学与车间实习整体融合的实践研究;
6、创新校企合作模式,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研究;
7、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根据企业需要设置专业课程的研究;
8、构建科学的“过程性、多元性、终结性”学生评价体系研究;
9、将企业最需要的知识、最关键的技能、最重要的素质融入课程建设和教学过程中的研究;
10、如何以校企合作为载体,搭建融入企业文化的校园文化平台研究;
11、优秀客家精神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传承与发扬研究;
12、开展农村“新型农民”培训,服务当地经济的研究;
13、面向社会,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研究。